黃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開發區·鐵山區這些情況→

發布日期:2023-12-26 15:56 來源:黃石開發區    

12月25日下午

黃石市

“打造增長極 建功先行區”

主題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

(開發區·鐵山區)

在市政府4號會議室舉行


?發布人

余文化??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鐵山區委副書記、區長

吳 ?超??開發區·鐵山區經信局黨組書記、局長?

馮 ?燁??開發區·鐵山區招商局黨組書記、局長?

楊 ?柳?開發區·鐵山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
武 ?藝?開發區·鐵山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
丁 ?強?開發區·鐵山區城市建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

?主持人

丁元拾??黃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發布會上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

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鐵山區委副書記、區長余文化

介紹了2023年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情況

回望2023年,開發區·鐵山區錨定爭當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主戰場排頭兵的發展定位,乘勢而為,承壓前行,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新答卷。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48億元,同比增長6.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8.6億元,同比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5億元,同比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億元,同比增長18.1%。國家級經開區高質量考評位列全省第4位,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園區進至92位,排名提升5位。經濟社會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主要表現為“五勢”。

一、打造產業新高地,主導產業集聚成勢。我們始終堅持“項目為王”,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形成了“三多”的局面。一是有后勁的新項目多。今年以來,我們狠抓產業鏈招商,先后舉辦大灣區顯示行業論壇、激光智能制造產業論壇和海峽兩岸光電子信息產業推介會等活動,成功引進諾德復合集流體、中科光芯等億元以上項目117個、投資總額625.7億元,高效推進神通光學、賽維爾試劑等39個工業項目全面開工,傳統裝備制造產業加快集聚,光通信產業鏈實現突破,新能源、半導體等新賽道加快切入。二是有質效的好企業多。今年以來,我們狠抓紓困惠企,工業企業效益呈現加快回升態勢。聞泰科技、華新水泥、東貝機電3家企業獲評2023湖北企業百強;三豐智能、楠田科技、鴻福新材料等30家企業獲評黃石制造業百強,數量全市最多;超穎電子上市報審。納稅過千萬元企業達到37家,其中,新增滬士電子納稅過億元企業1家。三是有潛力的增長點多。今年以來,我們狠抓項目達產達效,全年新投產諾德鋰電銅箔等36個項目,新增寶科智能等產值過2000萬元企業28家、智慧光子等過億元企業44家,東貝制冷、宏和電子、艾博智能等41家企業產值增幅超過20%,晟祥銅業產值突破百億。全年新培育企業1091家,新增“四上企業”58家,上市后備金種子、銀種子企業30家。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預計突破400億元,達到415億元,同比增長7.7%。
二、打造科創新高地,創新驅動賦能蓄勢。我們堅持“三個精心”,強化創新驅動,賦能高質量發展。一是精心培育,創新主體增多。今年以來,我們支持引導企業技改煥新,大冶鐵礦智控中心等36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全面完成,新增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3家、省級5G全連接工廠2家,獲批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3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6家,開發區·鐵山區成功獲批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56家、高新技術企業23家、新物種企業9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88%,全市第一。二是精心布局,創新平臺建強。今年以來,我們聚焦主導產業,依托重點企業,布局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新增市級以上研發中心5家,其中,特殊鋼產品質檢中心獲批國家級質檢中心,武漢大學黃石電子信息研究院建成全市首家省級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華盛新人造板、啟宏熱工、聯新顯示3家企業創建市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三是精心服務,創新生態一流。今年以來,我們強化人才服務,以人才活實現創新活。新評定全區“五高”人才67名,規上工業企業招引研發人才212人,金夢創服成為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開發區·鐵山區被認定為全省首批省級人才基地創建單位。成功獲批省級重大科技項目15個,累計征集科技成果轉化2700個,技術合同成交額26.7億元,創新動能加速釋放。
三、打造城市新高地,產城融合升溫起勢。我們按照“兩集中”要求,強功能、提品質、聚人氣,加速新區產城融合,實現了“三個提升”。一是產業能級提升。今年以來,我們全力推進新區項目建設,核心區總部經濟產業園、新國乒基地、農商行總部、金融中心等38個重點項目開工,國網黃石供電大樓、科技創新中心等項目竣工,新區能級持續提升,已進入集聚發展的加速期、回報收益的見效期。二是交通路網提升。今年以來,我們持續完善區域路網,武漢新城至黃石新港快速通道路基貫通,新315省道一期通車、二期路基貫通,4條城市斷頭路、5條核心區道路通車,優化公交線路6條,實現全區每家企業至少有一條公交線路直達有軌電車站點,內暢外聯的交通體系基本形成。三是人氣商氣提升。今年以來,我們以環境引人、活動聚人,奧體新城一期封頂、二期開工,成立運營興隆社區;格蘭云天、錦江都城、都市花園等酒店投入使用,大冶湖北岸環湖綠道啟動建設,新區配套不斷優化。成功舉辦輕極限運動周、東楚音樂節等節會活動,承辦全國足球、籃球聯賽等體育賽事30場,集聚人氣“流量”50余萬人,熱度不斷攀升,成為黃石對外新名片。
四、打造開放新高地,營商環境升級聚勢。我們對標全國一流、全省標桿,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振企業信心,激發發展活力,主要表現為“三個更”。一是要素保障更有力。今年以來,我們結合主題教育開展,深化調查研究,聚焦企業反映的堵點、痛點問題,升級打造“周末沙龍”品牌,建立聯系服務企業長效機制。為12家企業協調融資30.5億元,幫55家重點企業招工2.6萬人,解決了企業融資、用工等燃眉之急,保障了企業生產經營。二是服務企業更精準。今年以來,我們深入落實減稅降費、穩工穩崗等惠企政策,搭建供需服務平臺,全年減稅降費7.5億元,兌現獎補資金1.2億元,促成瑞視光電、聯新顯示等20余家企業實現就近配套,助力企業降成本、找市場、爭政策,企業信心穩、干勁足。三是開放開發更主動。今年以來,我們深化與武漢東湖高新區、天津武清經開區、大連經開區的交流合作,創新項目共招、園區共建機制,推進國家級經開區開放開發、聯動發展,發展外向度不斷提升,預計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60億元,完成實際利用外資1500萬美元。
五、打造環境新高地,改善民生塑造優勢。我們圍繞群眾對優美環境的需要這一現實要求,持續打造“三個環境”,全力增進民生福祉,塑造發展新優勢。一是打造良好人居環境。今年以來,我們用好共同締造的理念方法,積極推進完整社區與和美鄉村建設,礦山路社區成為全市標桿,國衛復審圓滿完成,創文考評保持全省前列;新改建劉太公路等農村公路30公里,完成5個示范村、26個整治村環境治理,農村寄遞物流網點全覆蓋,汪仁鎮劉鋪村、大王鎮港西村、太子鎮李姓村評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二是打造綠色生態環境。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水氣土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提升環境質量。實施水利補短板項目19個,完成鐵金港、林家湖港、磊山港清淤疏浚及大冶湖入湖口綜合治理,全區水質持續改善。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及管控清單,實施44個大氣污染防治減排項目,空氣環境穩步改善。開展“千村萬樹”綠化提升行動,完成造林綠化3479畝,大王鎮陳寶村、鐵山街道熊家境社區成功創建省級森林鄉村。全年新增省級生態鎮1個、生態村2個。三是打造穩定社會環境。今年以來,我們扎實開展重點領域和重大隱患專項排查整治,整改道路臨水臨崖隱患84處,防溺水和森林防火工作有力有效,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加大,全年安全生產事故數、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深入開展治安防控、反電詐、禁毒等工作,全區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1.6%,涉企案件同比下降23.6%。大力推進信訪積案攻堅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央、省聯辦交辦開發區·鐵山區信訪案件全部辦結,全年矛盾糾紛化解率達到98.5%,保持了社會平安穩定。

202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也是開發區·鐵山區爭當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主戰場排頭兵的突破之年。我們將永葆自信的底氣、爭先的志氣、大干的士氣,搶抓武漢都市圈發展戰略機遇,圍繞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以新型工業化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以加速融圈入群擴大開放開發,持續壯大總量、提升發展質量,切實把潛力轉化為實力,把機遇轉化為優勢,為黃石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區相關部門負責人

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來看現場解答

隨著光電子信息產業加速向武漢、黃石聚集,開發區·鐵山區也聚集了眾多的龍頭企業,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果,請問下一步我們如何乘勢而上,聚勢而發,把“科技”與“產業”進一步融合,為“沖百強、再進位”夯基蓄勢,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開發區·鐵山區科技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既依賴產業體系的轉型升級,也依賴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兩者實現深度融合,接下來我們將著力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筑牢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完善“初創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培育更多更強“鏈主”企業。目前我們實現年均高企增長20%、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60%、新物種企業增長80%。

二是推進產業基礎高端發展,加快生產型企業基礎制造工藝、元器件等技術攻關,引導企業提升研發制造的生產效率,促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近三年我們累計承擔了市級以上重點項目67個,累計技術合同成交額60.6億元。

三是暢通成果轉化渠道,聚焦主導產業發展需求,與高校院所共建武漢大學(黃石)電子信息研究中心、武漢科技大學低碳冶金與材料產業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引進了“雷達”“5G”“激光”“大數據”等一批關鍵技術,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銜接。

四是強化科創服務能力,服務區內龍頭企業加快建成具有顯著影響力的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積極協助企業完善人才、專利、研發費用布局,落實研發補貼、成果轉化后補助等優惠政策,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近年來,開發區·鐵山區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加速推進,聞泰、諾德等眾多頭部企業相繼落戶投產,做好人力資源要素保障尤為重要。請問,人社局在服務企業用工方面具體有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開發區·鐵山區人社局:做好人力資源要素保障,解決重點企業用工問題,服務全區經濟發展大局,始終是開發區·鐵山區人社局的頭等大事。2023年,累計幫助55家重點企業招工2.6萬人。我們主要做法是:

其一,組建招工專班,建立“四個一”精準服務機制。近年來,區人社局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圍繞企業用工堵點難點問題,突出做好企業人力資源要素保障。創新建立“四個一”精準招工服務機制,實行一企一案一策一專辦,組建招工專班,明確專員職責,采取動態監測,及時幫助企業制定穩崗留工方案,以“保姆式”服務當好招工穩崗“店小二”,做到企業對接有專人,招工有計劃,缺工有預案,措施有保障。

其二,實現政企對接,搭建“三個平臺”保障用工需求。我們聚焦招工難、穩工難兩個關鍵,搭建市場運作、政校合作、勞務協作三個平臺,推進招工任務落實、政策兌現落實、主體責任落實、全面宣傳落實,不斷優化人社服務質量,打造全方位用工保障模式,實現政企無縫對接,全力服務企業招工穩崗。

其三,拓展協作機制,多策并舉解決勞動力短缺難題。一是跨區聯辦招聘會。借鑒駐外招商模式,破解本地勞動力資源短缺難題。通過跨區聯辦招聘會,建立周邊招工聯隊,引進外來就業人員。二是擴大市場化招工。招引長三角地區和武漢等地人力資源服務業領軍企業,推行“企業填單、專員派單、機構接單”的點單式市場化招工模式。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招工。推進湖北工程職業學院與開發區·鐵山區共建電子信息產業學院,開展訂單培養、教學見習、頂崗實習等合作。

其四,延伸服務觸角,以“一站式服務”實現穩崗穩工。發揮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和標準化安薪項目兩個省級優化營商環境試點項目示范作用,以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為依托,延伸服務觸角,建立輻射全區的崗位推薦、求職指導、合同簽訂、工資福利、社保繳納、職稱評審、技能提升、權益保障、政策兌現、購房優惠、子女入學等一站式服務平臺,不僅能“招進來”,還能“穩下來”,為全區產城融合、人才聚集、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2024年,我們將圍繞聞泰、諾德等重點用工企業,強化服務載體、服務隊伍、服務制度,健全招才引智體系,為企業招才納賢搭建新平臺,力爭通過多渠道幫助重點企業招工3萬人,努力開創服務企業招工穩崗新格局。





經過多年耕耘,大冶湖核心區主體框架已然成型,如今,創新人才加速集聚、高學歷人群不斷涌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留下來,在這里安家、生活。請問我們在推進產城融合、建設宜居宜業最美工業城上采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開發區·鐵山區城市建設發展服務中近年來,我們堅持“以產促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積極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就地城鎮化建設,大冶湖核心區正加快集聚,全域一體融合發展的態勢更加明顯。

一是強力推進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改善了城市面貌。武漢新城至黃石新港快速通道南通道已路基貫通,奧體大道西延、經二路東延、經四路北延、規劃七路等6條核心區道路建成通車,山南污水處理廠、核心區地下綜合管廊竣工,大冶湖生態廊道綠化提升工程加快推進;110kv的奧體和四連山變電站建成投入使用;優化整合4條微循環公交線路,實現了與有軌電車站點的無縫銜接,使園區配套更加完善,交通更加便捷,要素保障更加可靠,環境更加宜居,極大完善了城市功能。

二是強力推動核心區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實現了“兩業”融合發展。按照“產業和城市兩集中”要求,加快推進新區功能完善,總部經濟產業園、新國乒基地、移動鄂東大數據中心、農商行總部、金融中心、中國黃金華中基地等一批現代服務業項目開工建設,國網黃石供電大樓、科技創新中心等項目建成投入使用。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成功獲批全省“兩業”融合試點園區,爭取建設資金3935萬元。

三是強力推動傳統服務業消費升級,點旺了城市煙火氣。華僑城水世界、格蘭云天酒店、綠地會展中心3個項目投入使用。依托百花商業街、礦博園、園博園、奧體中心等優質場所資源,成功舉辦樂購嘉年華“鄉村味·中國年”集市、“焰火嘉年華·歡樂鬧元宵”、“天空之城·黃石東楚音樂節”等節會消費;舉辦全國U系列田徑聯賽、足球籃球聯賽、游泳比賽等28場賽事活動,參與人數15000余人;全區“兩會”、全省第二屆體育產業大會在綠地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

四是強力推進就地城鎮化,有效提升了城市功能。統籌推進學校、住房保障建設,營造宜居宜業園區。加快推進鵬程中學、湖師附中等學校改擴建工程,完成保利小學、湖山小學建設,新增義務教育學位3200個。開工建設奧體新城一期、奧體新城二期、泰安園等安置房項目。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285套,解決“新黃石人”等3100人住房問題。積極承接核心區社會事務管理,成立核心區興隆社區和城管執法直屬中隊,提升了核心區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水平。





開發區·鐵山區作為黃石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是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園區、國家級經開區50強,光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產業集聚成群。眼下,黃石正一步一個腳印,朝著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大道上奮發疾進,請問我們在融圈進群,打造重要增長極中,如何發揮優勢,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激活發展新動能,鋪展未來?

開發區·鐵山區經信局:融圈入群、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是今年6月我市召開的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提出的戰略目標。一直以來,作為黃石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和排頭兵,我們黃石開發區·鐵山區在推進融圈進群和打造重要增長極等重要工作中,始終堅持工業強區不動搖,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推動傳統產業不斷改造升級,新興產業不斷集聚集群,主導產業不斷培育壯大,時刻展現開發區·鐵山區的歷史擔當和時代作為。


一、不斷壯大產業規模。近年來,開發區·鐵山區堅持產業為先、項目為王,立足優勢、強鏈補鏈,光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和新材料四大主導產業呈現你追我趕、齊頭并進態勢,近三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量超70家,產值過億元企業突破50家,產值過10億元企業突破10家,工業總產值年平均增速超15%。隨著諾德鋰電、聞泰科技二期等一批百億元重點項目的投產達效,銳科激光、晶芯半導體、群立電子等新興產業的集聚發展,晟祥銅業、東貝集團、大冶鐵礦等傳統支撐企業煥發新的生機,開發區·鐵山區將迎來新一輪產業爆發的關鍵期,2024年預計新增工業產值超過150億元。可以說產業發展呈現出“百企爭先、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

二、不斷優化產業生態。開發區·鐵山區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堅持企業的招大引強,更加注重對企業的招新引優,培優扶強,近年來,我們的產業層次、企業能級、發展質效得到不斷躍升。從產業上看,光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湖北省突破性發展的五大優勢產業的首位產業,占開發區·鐵山區工業產值比重超過了40%,占全市光電子信息產業三分之二產值,產業能級在湖北省僅次于武漢、產業規模全省前三,是開發區·鐵山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支撐產業和重大增長點,2023年更是成功獲批省級新型工業化電子信息產業示范基地;從企業上看,開發區·鐵山區有高新技術企業19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9家(省級和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占全市比重均超過35%),國家級綠色工廠8個(占全市比重44%),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有3個(占全市比重60%),湖北省百強企業3家,黃石市百強企業26家,工業企業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十足。未來,我們將堅持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思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精神,持續推動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高端化,支持晟祥銅業、航天電纜、東貝集團等重點企業積極探索產業變革和產品迭代,加速向高附加值和產業鏈高端躍進;智能化,持工業企業“智能化診斷”全覆蓋,強化對上爭取和金融賦能,加快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燈塔工廠綠色化,指導工業企業切實做好減排降碳、節能降耗、能源管理,加快建設一批綠色工廠

三、不斷推進產業協同。今年以來,開發區·鐵山區部分重點企業和個別主導產業受整體經濟形勢下行、傳統消費電子市場疲軟、行業競爭激烈等多重不利因素沖擊,企業訂單銳減,虧損面較大。有鑒于此,開發區·鐵山區主動出擊,努力搭建平臺,積極為企業牽線搭橋,組織多場供需對接活動和工業產品推介活動,甚至我們鼓勵和協助轄區企業大膽地走出去,跨區域性的與大冶、陽新乃至武漢地區的重點企業進行聯系對接,目前推進全區20余家企業實現供需合作和就近配套,累計合作金額近1億元。

未來,我們將立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進一步強化供需對接和產業協同:一是加大政策支持,鼓勵和獎勵優先或就近采購本土工業企業產品;二是進一步搭好供需平臺,充分發揮市級行業協會及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積極組織本土供需對接和供應鏈大會活動;三是積極對接省級部門和省級行業協會,幫助轄區企業進一步對接武漢都市圈龍頭企業,全力打通區域內產業內循環,讓企業擴大朋友圈,把生意做在家門口,促進全市乃至都市圈內產業上下游、產供銷緊密協作。

下一步,開發區·鐵山區將以全市新型工業化大會的召開為契機,圍繞奮進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園區80強、千億產業園區的目標,主攻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更加奮發的精神、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積極的作為,助力黃石融圈入群、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




年終歲末,精彩不斷。21日,銳科激光“黃石智慧工廠”投產儀式暨激光智能制造產業論壇活動在開發區·鐵山區舉行。省內首條規模化國產光纖激光器自動化生產線誕生,為我市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論壇上,開發區·鐵山區還發布了《關于促進光電子信息產業供應鏈配套發展的若干政策》。請您簡要介紹一下當前開發區·鐵山區如何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在追光逐電道路上實現新突破?

開發區·鐵山區招商局:上周,銳科激光黃石智慧工廠在開發區·鐵山區投產,并同步舉辦了激光智能制造產業論壇。活動上,開發區·鐵山區發布了光電子信息產業供應鏈配套發展十條政策,這是我們深耕龍頭企業上下游產業鏈招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們錨定光電子信息產業方向,堅持鏈式發展,聚焦生產端和服務端兩端發力,加快聚企成鏈、集鏈成群。

一是完善產業鏈,釋放產業龍頭效應。我們搶抓聞泰科技二期、銳科激光、諾德銅箔等龍頭企業陸續投產的利好機遇,認真梳理企業上下游供應鏈圖譜,著力招引上游原材料、零部件等配套項目及下游終端制造項目,就近形成產業配套,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今年以來,相繼引進了光韻達精密激光治具、安凌高精密封裝殼體、法維萊激光精密結構件、激光檢測設備等“鏈”上配套項目,有效發揮了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二是做優服務鏈,強化產業配套支撐。我們圍繞龍頭企業的采購、分銷、物流、貿易等供應鏈服務,做深產業政策研究,積極對接引進綜合服務企業,打造一體化供應鏈服務體系。此次出臺的供應鏈配套發展十條政策,針對供應鏈服務企業落戶制定了多條真金白銀的支持政策。同時,我們深化供需對接,常態化舉辦產銷對接會、專業行業論壇等活動,推動產業鏈信息資源共享,促成區內企業形成供應配套。

三是提升價值鏈,增強產業發展韌性。我們聚焦價值鏈高端升級,瞄準激光及光通信、半導體、光電傳感、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賽道,聯合企業、高校、行業協會等加強謀劃研究,加速光電子信息產業新興領域布局。今年以來,我們跟蹤洽談了AR近眼顯示光學模組、激光顯示、硅基OLED等一批前沿技術項目,成功引進了國內首家掌握光芯片研發生產的完整技術鏈企業福建中科光芯、國內雙模載波芯片頭部企業芯北科技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產業層次進一步提升,產業韌性進一步增強。

四是打通聯接鏈,促進產業區域協同。我們積極搶抓武漢都市圈、光谷科創大走廊等重大戰略機遇,加速融圈連廊,圍繞武漢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三大面板廠及中信科、華工科技等光通訊行業龍頭企業,配套跟進了顯示半導體材料、高速光模塊、COB半導體封裝及光模塊等一批產業鏈項目,并積極搭建交流平臺,協助轄區企業對接武漢龍頭企業,促進區域產業合作,深度嵌入武漢都市圈“光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鏈

下步,我們將深入學習領會新型工業化內涵,持續發揮鏈主企業聚集效應,加快“引”的節奏,提高“招”的效率,催化“培”的效應,建強光電子信息產業鏈供應鏈,為黃石打造“電子名城”貢獻開發區·鐵山區力量。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伊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国产一二|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91麻豆精品国产一级|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2021久久国自产拍精品|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lv| 91精品视频播放|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91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浪潮|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看|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